首页 > 学术交流与活动
学术交流与活动
GROUP ACTIVITIES
课题组成员参加2019年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

时间:2019-10-18 阅读量:545

2019年10月12日,由中国植物学会、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、中国遗传学会、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、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举办,四川大学等承办的2019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在成都开幕。XIALAB三名小将前往蓉城参会,来看看她们都有哪些见闻和收获:


Lei Feng:

非常感谢课题组能给予我去成都参加2019年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的机会。与去年山东的会议相比,今年没有设置分论坛,因此除了植物学的研究,我们同时听了生物物理、生物化学等方面的报告,虽然并不是每一个报告都与我们课题组相关,但是能让我们了解不同领域的研究状况,我相信未来的科学研究趋势很大可能需要多学科交叉,我也相信多主动汲取知识总会有用上的时候!此次会议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生态与进化方面的报告,如东非植物多样格局,“生物入侵遗传悖论”,南沙群岛人造植被生态系统等新鲜的研究与理念让人眼前一亮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开场颁发了吴征镒植物学奖,获奖的周俊院士现年87岁,但是老人家还是心系科研。周院士成果众多,在云南植物研究上泼洒心血,效益显著。老院士的获奖感言令人动容,老一辈科学家诚挚的科研情怀让人敬仰。既然我选择了走科研这条路,我希望我能保持初心,做自己真正想做和认为正确的事情,祝我自己未来科研顺利!

未标题-1.jpg


Yingxiao Mai:

首先感谢课题组让我有机会参加今年的全国植物生物大会,会议里有很多方面的专家老师。在大会第一天植物学委员会对吴征镒植物学颁奖,并观看的宣传片。看见吴老对科研的执着,以及呼吁更多年轻的科学研究者在植物学中刻苦钻研,在我心中激起一种强烈的情怀。不过另一个让我觉得非常深刻的公司老板说的一句话:即便不能成为科学家,但也希望成为为科学家颁奖的人。全场捧腹大笑,但未尝不是另一个支持中国科研发展的途径。


三天密集的会议,我虽然无法每个会议集中精神从头听到尾,我也努力把感兴趣的每一个会议都认真听和记录,希望回来广州之后能够细细回味。这个会议中,我个人最为感兴趣的是开花相关和基因组进化的内容。所以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报告是,王琴教授讲述的植物隐花色素蛋白活性的蓝光调节。加深了我对隐花色素蛋白的一些作用和结合位点,以及其复杂的复合体调控的了解。此外则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郭亚龙教授,也是本次吴征镒植物学奖励的年轻科学家,所讲到的植物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变异。他其中一个观点非常吸引我,频繁的TE插入在FLC基因中,导致Capsella rubella的物种积累遗传变异,改变开花时间,适应环境,分布范围广泛。


此外,我们也感受到了成都的人文气息。成都大妈老爷的好客善聊,红油火锅和串串香的味觉刺激,大熊猫圆滚滚的可爱模样,走在成都的大街上,不禁让人感叹巴适得很。 

未标题-2.jpg


Chaoqiong Song:

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,带着十分期待的心情抵达会场后,开启了为期三天的会议日程。初听各位知名学者的精彩报告,感受最深的就是原来植物生物学领域有这么多不同的研究方向、手段,包括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、追踪森林群落的宏观研究,还有交叉学科里对三维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各种推进。这些研究方向都充满了挑战性,具有别样的趣味和不同的意义。见识到生物学领域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后,无疑激起了我对广阔知识的探索欲,这也是一个大大的收获。三天五十多场报告里,发现自己喜欢的报告还是集中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门类里,比如SLM1/PIN1是如何参与调控蒺藜苜蓿复叶发育的,还有张小兰老师关于黄瓜形状调控机制的报告等,这些报告都对我自己的课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。同样,这也是知识和味蕾双重满足的一趟出行,成都的火锅和串串真的名不虚传,格外好吃。最后,十分感谢课题组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。

未标题-3.jpg




参加会议,从来都不是去会场听几场报告那样简单。你行走在不同城市的街道,感受到不一样的人间烟火和风土人情;你倾听相关领域科学家的经历,被他们的科研精神触动,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折服;你在报告时积极思索,或许有疑问,或许激发了些许与自己课题相关的灵感火花,或许即便是跨学科的研究,也给你带来了拓宽视野的美好体验。

未标题-4.jpg


不断思索,用心感受,每一次会议带给你的,必定会是满满收获。